海盐网站建设/搜索引擎seo推广
前面介紹指令及函數檔的過程中,已陸續介紹一些程式指令之用法及功能。基本上程式是一些指令之集合,執行後可以獲得所希望的結果。複雜的程式則是採用主程式、副程式或函數檔間相互呼叫的方式,由各檔案專司解決特定的功能,如此形成一個程式之大架構。這些程式執行過程中,必須配合執行之中間值,進行比較、判斷,最後得到適當之結果。有些檔案可能需經過多次呼叫,才能達到程式預設之目的;有些則需判斷結果之適當性,依據最佳的決策選擇執行的路徑。 在程式結構中,一般除基本指令外,尚須配合流程之控制指令,使程式能配合特定條件運作。控制指令以邏輯值進行比較,其操作元包括關係操作元及邏輯操作元等,可以應用於變數及矩陣。在程式之運算過程中,為執行某一特定任務均有其基本之演算法。其中必須藉助控制指令以改變指令執行之順序,或稱為控制結構。這些結構必須藉其特定之關係比較,就比較結果決定程式進行的順序。這些運算法大體上可分為循序運算、條件運算及迴圈運算等三種方式。本節將針對這三種特定型式之指令作詳細的介紹。 張貼者: Martin Fon 位於 10/09/2006 11:42:00 下午 0 意見 此文章的連結 標籤: Chap3 3.1關係操作元 兩陣列間之相互比較是常有的事,若能配合程式之關係運算則可節省撰寫時間。一般關係操作元主要在兩個變數間作邏輯性比較,,然後選擇一個最佳的結果;在MATLAB之應用上實也脫離不了這些原則。只是在陣列之比較上,必須時時注意其大小之匹配。下面為一般操作元之定義: 表3.1 關係操作元 操作單元符號 說明 < 小於 <= 小於或等於 > 大於 >= 大於或等於 == 等於 ~= 不等於 上述關係操作元當中,比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相等之關係操作元必須使用兩個等於,以便與設定變數值之等於有所區別。 在同樣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