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是做网站的吗百度指数关键词
6-9月,高考升学季,莘莘学子都期盼着籍此开启人生的光明之路,然而,电信网络诈骗却成了这条希望之路挥之不去的阴影。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7年5月初,南京的一名大学生担心考试成绩不好,便试图在网上“修改成绩”。犯罪嫌疑人“投其所好”,设下“修改考试成绩”的诈骗新花招,导致其被骗2000元。本以为,这事就该结束了。然而,该同学被骗后不甘心,于是又在网上求助一名假网警,结果又一次掉入陷阱,再度被骗8000多元。
无独有偶。
6月初,河南鹤壁警方侦破一起特大“高考诈骗案”。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以提供“高考答案“为饵,诱使某高三学生先后打款共计4万元左右。接到报案后,警方在钱盾反诈平台技术专家的协助下,迅速侦破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缴获作案用银行卡70余张。据警方初步调查,该案的受害人多达百余人,涉案金额更是高达300万余元。
“金榜题名时”本是人生一大喜事,奈何电信网络诈骗作梗。而据警方的不完全统计,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中17-24岁的准大学生占比约50%。显然,高考升学季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眼中的“唐僧肉”。因此,广大的学生朋友更需要提高警惕,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预防电信诈骗的发生。
那么,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在“高考升学季”究竟可能会采用哪些诈骗手段呢?通常来说,他们会充分利用各个时间节点,抓住学生朋友们的需求进行“定制”诈骗方式。
下面是“高考升学季”最为高危的几个时间节点,广大的学生朋友一定要注意。
高考答案。这类诈骗一般发生于高考升学季的前期,即6月初的高考之前。犯罪分子利用学生朋友想要提升考分的念头,预设“高考答案”的诈骗手法,冒充教育机构、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等实施诈骗。事实上,对于高考试卷,国家有着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网上所谓的“高考真题答案”之类的统统都是骗术,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多看书、多做题、多学习,这才是王道。
高考查分。这类诈骗通常发生于高考结束到6月底这段时间内。一般来说,高考完毕,学生朋友对于考分的知晓都有比较急切的心情,因为知道了考分也就可以规划如何填报志愿。正是因为考生心情急迫,犯罪分子会有针对性地设计钓鱼查分网站、推送钓鱼查分短信以及仿冒查分APP,并在“查分日”前后推出,借机进行诈骗。对于这类诈骗,学生朋友一定要警觉,只要在官方公布的查分日,且在官方公布的渠道进行分数查阅即可。
录取通知。此类诈骗几乎发生在8月初的时候。此时,犯罪分子会假冒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或谎称与高校领导有“关系”,并出示仿制的大学录取通知或学校招生简章等。一旦听信此类谎言,诈骗分子即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诈骗,比如,提供热门专业名额、就业指标好的专业或补录等,借机骗取钱财。由于大学录取通知的收寄时间不确定,所以当学生朋友收到录取通知时,请联络录取大学的官方招生办进行确证,不要轻易相信通过网络或短信发来的“录取通知”。
入学学费。这类诈骗一般发生在8月下旬或9月初,也是犯罪分子最为“赤裸”的诈骗时段。犯罪分子可能借用发放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打款验证银行卡;另外,他们还会冒充校方人员,以短信形式向学生或家长“索要”学费,并打款至指定的账户。如果学生或家长收到“课程表”或是“告家长书”之类的信息,里面必定包含有钓鱼网址或链接。学费的缴纳,建议到学校“面对面”结清,尽量不要通过网络进行转账汇款。
针对上述不同阶段的不同骗局,钱盾反诈平台也在钱盾APP中专门设置了全流程反诈功能。
只要安装启用钱盾APP,无论考生从短信、浏览器、QQ、微信等任何渠道查询成绩,系统都能自动识别隐蔽性高的“高考查分页”、“大学招生页”和“助学金申请页”等钓鱼链接,并进行拦截。
为防止考生被假冒校方的电话诈骗,钱盾APP事前就收集了全国2862所高校的8281个招生办电话,通过电话黄页形式替考生自动识别电话真伪。
“钱盾还为每位考生准备了一份免费的支付宝账号险,只要打开钱盾APP输入‘考生专享’,就可免费领取这份保险,最高可赔付100万元。”一位钱盾APP团队的工作人员介绍称,钱盾APP还有Wifi安全助手功能可帮助用户在异地链接网络时,识别钓鱼风险等实用的防诈安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