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做营销型网站建设/seo推广专员招聘
rsync:基本命令和用法
见: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220009.html#blog21
2.1 说在前面的话
rsync官方网站: https://www.samba.org/ftp/rsync/rsync.html
rsync是可以实现增量备份的工具。配合任务计划,rsync能实现定时或间隔同步,配合inotify或sersync,可以实现触发式的实时同步。
rsync可以实现scp的远程拷贝(rsync不支持远程到远程的拷贝,但scp支持)、cp的本地拷贝、rm删除和"ls -l"显示文件列表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rsync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其原始目的是实现两端主机的文件同步,因此实现的scp/cp/rm等功能仅仅只是同步的辅助手段,且rsync实现这些功能的方式和这些命令是不一样的。事实上,rsync有一套自己的算法,其算法原理以及rsync对算法实现的机制可能比想象中要复杂一些。平时使用rsync实现简单的备份、同步等功能足以,没有多大必要去深究这些原理性的内容。但是想要看懂rsync命令的man文档、使用"-vvvv"分析rsync执行过程,以及实现rsync更强大更完整的功能,没有这些理论知识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本篇文章将简单介绍rsync的使用方法和它常用的功能。在本篇文章之后的下几篇文章中,将介绍inotify+rsync和sersync,再之后将详细解释rsync相关的原理,其中包括官方技术报告的翻译(即算法原理)、rsync同步的整个过程(也是官方推荐文章的翻译),然后专门使用一篇文章通过示例来详细解释rsync算法原理,最后给出rsync的man文档翻译。希望各位朋友能藉此深入rsync。
回归正题,以下是rsync相关基础内容。
2.2 rsync同步基本说明
rsync的目的是实现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上的文件同步(包括本地推到远程,远程拉到本地两种同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地不同路径下文件的同步,但不能实现远程路径1到远程路径2之间的同步(scp可以实现)。
不考虑rsync的实现细节,就文件同步而言,涉及了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的概念,还涉及了以哪边文件为同步基准。例如,想让目标主机上的文件和本地文件保持同步,则是以本地文件为同步基准,将本地文件作为源文件推送到目标主机上。反之,如果想让本地主机上的文件和目标主机上的文件保持同步,则目标主机上的文件为同步基准,实现方式是将目标主机上的文件作为源文件拉取到本地。当然,要保持本地的两个文件相互同步,rsync也一样能实现,这就像Linux中cp命令一样,以本地某文件作为源,另一文件作为目标文件,但请注意,虽然rsync和cp能达到相同的目的,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是不一样的。
既然是文件同步,在同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源和目标两文件之间版本控制的问题,例如是否要删除源主机上没有但目标上多出来的文件,目标文件比源文件更新(newer than source)时是否仍要保持同步,遇到软链接时是拷贝软链接本身还是拷贝软链接所指向的文件,目标文件已存在时是否要先对其做个备份等等。
rsync同步过程中由两部分模式组成:决定哪些文件需要同步的检查模式以及文件同步时的同步模式。
(1).检查模式是指按照指定规则来检查哪些文件需要被同步,例如哪些文件是明确被排除不传输的。默认情况下,rsync使用"quick check"算法快速检查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的大小、mtime(修改时间)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需要传输。当然,也可以通过在rsync命令行中指定某些选项来改变quick check的检查模式,比如"--size-only"选项表示"quick check"将仅检查文件大小不同的文件作为待传输文件。rsync支持非常多的选项,其中检查模式的自定义性是非常有弹性的。
(2).同步模式是指在文件确定要被同步后,在同步过程发生之前要做哪些额外工作。例如上文所说的是否要先删除源主机上没有但目标主机上有的文件,是否要先备份已存在的目标文件,是否要追踪链接文件等额外操作。rsync也提供非常多的选项使得同步模式变得更具弹性。
相对来说,为rsync手动指定同步模式的选项更常见一些,只有在有特殊需求时才指定检查模式,因为大多数检查模式选项都可能会影响rsync的性能。
2.3 rsync三种工作方式
以下是rsync的语法:
Local: rsync [OPTION...] SRC... [D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