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游戏 网站/seo推广有哪些
Katherine A. Whang, BS, Amy H. Huang, MPH,Lloyd S. Miller, MD, PhD, Sewon Kang, MD
本期负责人:郑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审校:柏冰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翻译:于怡蓓 北京协和医院
短文致编辑:工业化导致的空气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威胁,具有引起与暴露相关的皮肤毒性的潜在风险。[1]由于感觉神经元的自由神经末梢位于表皮,因此在各种皮肤问题中,瘙痒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2]虽然有几种空气污染物被推测可能影响健康,但研究较充分的空气质量标志物是直径不大于2.5μm的大气颗粒物(PM2.5)。这种大小的细颗粒物质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它作为病原体和毒素的载体可以弥散至全身。[1]因此我们假设PM2.5水平升高与群体水平上对瘙痒的搜索量增加有关(用瘙痒的搜索量代表瘙痒感觉)。谷歌趋势是一个开放获取的数据库,它汇集了各个地区的搜索查询,这些查询经过外部数据集的成功验证,已经被用于医疗保健研究。[3]搜索量指数(SVI)是一个介于0到100之间的标准化值,它代表在给定时间范围内特定搜索主题相对于其他主题查询的数量。2014年,美国国内对术语“瘙痒”和“痤疮”的SVI数据进行了评估,以便进行比较。我们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国家环境公共卫生跟踪网络获得了2014年PM2.5的年度州平均值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皮肤相关症状的SVI与PM2.5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气候、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百分比进行校正。全美空气污染的加重与人们对“瘙痒”的搜索量增加相呼应。关于“瘙痒”一词的SVI与大气PM2.5浓度相关(R2=0.30;P<0.001)(图1),而作为对照的“痤疮”的SVI与大气PM2.5浓度无关(R2=0.016;P=0.394)(图1)。在校正过温度、季节、人口密度因素后,“瘙痒”的SVI与PM2.5浓度仍具有强相关性(β=2.07,P=0.016,R2=0.6494)。应用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作为阴性对照,以证明PM2.5和 “瘙痒”之间的特异性;任何搜索条件下均未发现二氧化碳水平与SVI之间显著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