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视频资源网站有哪些难点/百度seo 优化
四,必须会的中间件
Dubbo,这个也是高频,写了必须问的,Dubbo底层运行原理,特性,支持的协议,容错策略,负载均衡策略,Zookeeper底层原理,选举机制,假死以及解决方案,ZooKeeper典型使用场景
他的设计框架,负载均衡,spi机制,
一般顺势会提到zk,选举算法,分布式锁等,一些常见的dubbo问题可以去搜,网上的基本都有。
可能会顺带去问cloud的问题,生产没用过不怕,你现在可以自己clone一个项目,
你得知道还有这个玩意儿,还有他集成了啥,比如erureka,hystrix,ribbon,feign,zuul这些常规的东西吧,他们做什么的?
Redis,必须会的,单线程模型,aof,rdb,rewrite,主从,cluster,哪些类型,不要再说常规的5个了,多说几个让你区别其他,
包含一些缓存常见的问题击穿、穿透、雪崩、数据一致性等,你必须会,不会基本没戏,一致性hash,布隆过滤器的原理,
Redis缓存数据类型的应用场景以及底层数据结构,数据同步问题(双删策略),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失效,高并发场景下的分布式锁,热点缓存,哨兵机制,持久化(主从)
为此我还去了解了geohash的原理以及google s2的原理,底层数据结构sds和跳表等,你多学点,准没错。
Mq ,我用的rocketmq,你得知道为什么用,重复消费,顺序消息,事务消息,高可用,消息丢失,挤压场景,
整个消息发送消费的流程,读过源码更佳,消息丢失,消息重复消费,消息顺序性,大规模消息积压发生的场景和解决方案,几种消息队列的区别以及选型
https://doocs.github.io/advanced-java/#/./docs/high-concurrency/why-mq
面试题
- 为什么使用消息队列?
- 消息队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 Kafka、ActiveMQ、RabbitMQ、RocketMQ 都有什么区别,以及适合哪些场景?
比较核心的有 3 个:解耦、异步、削峰。
优点就是在特殊场景下有其对应的好处,解耦、异步、削峰。
缺点有以下几个:
- 系统可用性降低
系统引入的外部依赖越多,越容易挂掉。本来你就是 A 系统调用 BCD 三个系统的接口就好了,ABCD 四个系统还好好的,没啥问题,你偏加个 MQ 进来,万一 MQ 挂了咋整?MQ 一挂,整套系统崩溃,你不就完了?。
- 系统复杂度提高
硬生生加个 MQ 进来,你怎么保证消息没有重复消费?怎么处理消息丢失的情况?怎么保证消息传递的顺序性?头大头大,问题一大堆,痛苦不已。
- 一致性问题
A 系统处理完了直接返回成功了,人都以为你这个请求就成功了;但是问题是,要是 BCD 三个系统那里,BD 两个系统写库成功了,结果 C 系统写库失败了,咋整?你这数据就不一致了。
所以消息队列实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架构,你引入它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得针对它带来的坏处做各种额外的技术方案和架构来规避掉,做好之后,你会发现,妈呀,系统复杂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也许是复杂了 10 倍。但是关键时刻,用,还是得用的。
Kafka、ActiveMQ、RabbitMQ、RocketMQ 有什么优缺点?
特性 | ActiveMQ | RabbitMQ | RocketMQ | Kafka |
---|---|---|---|---|
单机吞吐量 | 万级,比 RocketMQ、Kafka 低一个数量级 | 同 ActiveMQ | 10 万级,支撑高吞吐 | 10 万级,高吞吐,一般配合大数据类的系统来进行实时数据计算、日志采集等场景 |
topic 数量对吞吐量的影响 | topic 可以达到几百/几千的级别,吞吐量会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是 RocketMQ 的一大优势,在同等机器下,可以支撑大量的 topic | topic 从几十到几百个时候,吞吐量会大幅度下降,在同等机器下,Kafka 尽量保证 topic 数量不要过多,如果要支撑大规模的 topic,需要增加更多的机器资源 | ||
时效性 | ms 级 | 微秒级,这是 RabbitMQ 的一大特点,延迟最低 | ms 级 | 延迟在 ms 级以内 |
可用性 | 高,基于主从架构实现高可用 | 同 ActiveMQ | 非常高,分布式架构 | 非常高,分布式,一个数据多个副本,少数机器宕机,不会丢失数据,不会导致不可用 |
消息可靠性 | 有较低的概率丢失数据 | 基本不丢 | 经过参数优化配置,可以做到 0 丢失 | 同 RocketMQ |
功能支持 | MQ 领域的功能极其完备 | 基于 erlang 开发,并发能力很强,性能极好,延时很低 | MQ 功能较为完善,还是分布式的,扩展性好 | 功能较为简单,主要支持简单的 MQ 功能,在大数据领域的实时计算以及日志采集被大规模使用 |
综上,各种对比之后,有如下建议:
一般的业务系统要引入 MQ,最早大家都用 ActiveMQ,但是现在确实大家用的不多了,没经过大规模吞吐量场景的验证,社区也不是很活跃,所以大家还是算了吧,我个人不推荐用这个了;
后来大家开始用 RabbitMQ,但是确实 erlang 语言阻止了大量的 Java 工程师去深入研究和掌控它,对公司而言,几乎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但是确实人家是开源的,比较稳定的支持,活跃度也高;
不过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去用 RocketMQ,确实很不错,毕竟是阿里出品,但社区可能有突然黄掉的风险(目前 RocketMQ 已捐给 Apache,但 GitHub 上的活跃度其实不算高)对自己公司技术实力有绝对自信的,推荐用 RocketMQ,否则回去老老实实用 RabbitMQ 吧,人家有活跃的开源社区,绝对不会黄。
所以中小型公司,技术实力较为一般,技术挑战不是特别高,用 RabbitMQ 是不错的选择;大型公司,基础架构研发实力较强,用 RocketMQ 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是大数据领域的实时计算、日志采集等场景,用 Kafka 是业内标准的,绝对没问题,社区活跃度很高,绝对不会黄,何况几乎是全世界这个领域的事实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