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linux中常常用mount命令把硬盘分区或者光盘挂载到文件系统中。
   /etc/fstab就是在开机引导的时候自动挂载到linux的文件系统。

   在linux中/etc/fstab的数据项如下所示:
   /dev/device mountpoint type rules 0 order
   例如这是一个普通的/etc/fstab:
   /dev/hda2    /                   ext3       defaults 0 1
   /dev/hda3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hda5    /usr             ext3       defaults 0 0
   /dev/fdo       /mnt/flopy    ext3       noauto    0 0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ro 0 0
   /dev/device就是需要挂载的设备,/hda2就是第一个IDE插槽上的主硬盘的第二个分区。如果是第二个IDE插槽主硬盘的第三个分区,那就是/dev/hdc3,具体可以在linux下使用fdisk -l   查看。
   mountpoint 就是挂载点。/、 /usr、 swap 都是系统安装时分区的默认挂载点。
   如果你要挂载一个新设备,你就要好好想想了,因为这个新设备将作为文件系统永久的一部分,需要根据FSSTND(文件系统标准),以及它的作用,用户需求来决定。比如你想把它做为一个共享资源,放在/home下面就是一个不错选择。
   type 是指文件系统类形。
   rules 是指挂载时的规则。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
      auto 开机自动挂载
      default 按照大多数永久文件系统的缺省值设置挂载定义
      noauto 开机不自动挂载
      nouser 只有超级用户可以挂载
      ro 按只读权限挂载
      rw 按可读可写权限挂载
      user 任何用户都可以挂载
       请注意光驱和软驱只有在装有介质时才可以进行挂载,因此它是noauto
   0 是指dump(系统备份工具)。这一项为0,就表示从不备份。如果上次用dump备份,将显示备份至今的天数。
   order 指fsck(启动时fsck检查的顺序)。为0就表示不检查,(/)分区永远都
是1,其它的分区只能从2开始,当数字相同就同时检查(但不能有两1)。
   如果我要把第二个IDE插槽主硬盘上的windows C 区挂到文件系统中,那么数据项是:
   /dev/hdc1 /c vfat defaults 0 0
   (/c 是事先建立的文件夹,作为c盘的挂载点。)

   当你修改了/etc/fstab后,一定要重新引导系统才会有效。